借优秀高端人才实现企业创新发展
发布日期:2017-11-02发布人: 杭州网浏览次数:3777
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杭州市总商会副会长许荣根

“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。”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性,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根一直都有这个意识。
他表示,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建华近40年发展历程的基石,也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,“只有不断引进与培养优秀高端人才,企业才能实现创新发展”。这也是建华集团保持每年效益持续增长,并连续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策略所在。
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,许荣根就提出以“技术入股”的方式,大胆引进各类经营人才,组建塑料、机械、精细化工等工业企业,并允许管理团队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,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积极性。近年来,建华更是制定了人才引进、培养的长效机制,自主培养企业高管和在职员工进修深造,培养了一大批注册会计师、注册税务师、国际内审师、高级经济师、高级会计师、一级造价师以及一级建造师等专业资格管理人才。
据许荣根介绍,建华在建设两大工业园区过程中就建立起一套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,从海内外引进各类高端科研人才。多项企业产品获国家专利,其中建华东旭助剂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节能(Low-E)玻璃镀膜材料,填补了化学气相沉积法二甲基二氯化锡的国内空白。
“2015年,建华与中科院共同创建宁波中科建华新材料有限公司,与‘国家千人计划’人才合作开发石墨烯新材料项目。项目一落地,人才就能以技术要素入股,拥有30%-40%的股权,而产品研发与生产的所有投入全部由建华承担。”目前项目组已经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上取得重大突破,最近刚刚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权威认证,下一步就会开展大规模量产。许荣根介绍说,这种石墨烯重防腐涂料在国家电网、石油化工、海洋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,原本一直依赖于进口,项目组可谓一举打破国外垄断。
“一个‘国千’人才手上就有200多项专利,只要能将其中一两个科研成果产业化,就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。”基于建华在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产业资源与经验,结合高端人才手中的研究智慧,原本停留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得以转换为生产力,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结合。
除了制造业板块,服务业也是建华版图中的重要一块。建华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起涉足商品市场的开发经营,钱江市场商贸城、建华五金机电市场、建华装饰材料市场等都为杭城老百姓熟知。2010年投资运营的水晶城购物中心,更是开启了集团从传统商品市场向智慧型现代化商城转型的新征程。
对于“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”的言论,许荣根并不认同。“如果无法追赶时代的浪潮,因循守旧,那么企业自然会被市场淘汰;但若是能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利用起来,那它就是传统产业的一大助力。”
事实上,建华集团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。从组建网络科技公司,上线“机电在线”网站,到投资“杭州(中国)网商城”项目,不断壮大建华文创产业园,吸引1800余家以信息经济为主体的企业入驻,集团服务业的营收已经占到总营收的80%,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。“即使看似最为传统的钱江小商品市场,也早就实现了全面应用移动支付。”